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 |
河南省八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并把武术文化明确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研究和发展。郑大体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也确立了“以武术为突破口”的发展目标,为此,学院2008年成立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以期推动中原武术文化研究,实现学院学科特色建设的发展目标。“中心”以郑大体院的教学科研力量为基本队伍,主要依托民族传统体育系,同时广泛借用省内外高校的科研力量,积极发挥社会及体育系统的人才作用,共同推动中原武术文化研究。 2011年,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被授予“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称号,这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评审以来唯一一个传统武术文化研究性基地。 (一)中心成员 中心成立时,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担任“中心”顾问,聘请武术研究专家学者、教授、高级教练、武术协会领导等人员担任“中心”研究员,由学院领导和武术文化研究专家担任“中心”主任和副主任,由民族传统体育系武术教师和《少林与太极》杂志编辑为“中心”研究人员。 2019年12月,中心有顾问3名,特约研究员11名,主任1人,副主任2人,秘书1人,研究人员6人,具体名单如下: 1、顾问(3人) 张振河 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省人大科教文卫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 张国臣 少林文化学者、河南省高检副检察长 高 委 太极拳专家、河南省纪委常委 2、特约研究员(11人) 康戈武 中国武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大体院特聘教授 邱丕相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博士生导师、教授 范毓周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志禹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曾于久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 栗胜夫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以全 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登封鹅坡武校校长、高级教练 刘海科 河南省散打队主教练、登封塔沟武术学校副校长、高级教练 陈正雷 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秘书长、陈氏太极拳传人 徐虎泼 郑州大学体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守强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工作处原处长、河南省志执行副总纂 3、主任(1人) 魏 真 郑大体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 4、副主任(2人) 于振海 郑大体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副教授 胡玉玺 郑大体院登封校区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5、秘书(1人) 杨红光 郑大体院高级经济师、讲师 6、研究人员(7人,兼职秘书人员1人) 李远伟 郑大体院副教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 田文林 郑大体院教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 乔蓓芸 郑大体院副教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 阎 彬 郑大体院副教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博士 杨红光 郑大体院高级经济师、讲师 耿 彬 郑大体院副教授、历史文献学博士 陈 钢 郑大体院讲师 杨 强 郑大体院讲师 (二)场地设施 “中心”拥有独立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备。 三、成果特色 中心骨干成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服务中原武术文化发展,5年来,成功申报立项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13篇;主、参编著作10多部。 积极承担《河南省武术志》的编写任务,按照签订的《编纂〈河南省武术志〉》协议书》要求,中心骨干成员、志书编写组成员多次参加省体育局志书编写工作会,接受专家指导,推进工作进展,定期召开院内志书全体成员编写工作推进会;学院负责的章节完成了志书初稿的写作,并在听取专家意见反馈后,修改形成志书初稿;编写总字数近40万字。 多次参与国际少林武术节科报会的筹备组织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