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关于2023年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体育专项)申报的通知
2023-07-31 11:56   审核人: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院属各部门、各单位:

2023年5月22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委颁布了《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3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乡村全面建立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建立农民的运动项目库、健身指导方案、健身活动指南及数字非遗等具体要求。

根据《意见》要求并参考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重点支持领域,重点支持“健康服务与管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老年健康服务”等三方向并获教育部审批通过。

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教改项目目的是实现“1+1+1”模式数字化体育教学,同时推荐作为12部委乡村体育培训用书。

根据《意见》要求并考虑后期乡村体育培训需求,支持以下三个方向:

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项目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类重要表现形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传统体育、武术、杂技与竞技、民间体育活动和与体育相关的器具、服饰、习俗等。它们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措施和研究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拟设立20个体育非遗项目,建立体育全媒体教学资源库,每个项目赞助资金5万元整。支持新媒体技术与体育非遗相结合,建立多模态体育非遗数据库,用于体育教学、出版、传承。

2青少年体育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项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体育”为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互联网+体育为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健身方式和选择,可以促进青少年体育的普及和推广,可以提高青少年体育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拟设立35个青少年体育全媒体库项目,每个项目赞助资金5万元整。支持新媒体技术与青少年体育项目相结合,建立多模态青少年体育教学、出版、传承和推广。

3老年体育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项目

老年体育是指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总称。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身体机能下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来选择,可以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广场舞、健身操等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延缓衰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拟设立15个老年体育项目全媒体库项目,每个项目赞助资金5万元整。支持新媒体技术与老年体育项目相结合,建立多模态老年体育多媒体数据库,用于教学、出版和推广。

二、师资培训项目

拟设立7个项目,每个项目赞助金2万元。企业提供技术和平台,与高校体育院系协同,结合本省体育发展情况,开展数字化素养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基本知识科普以及在体育教育领域应用;包括体育大数据在高校体育产学研方面的方向与路径;包括新媒体基本技术、获取教学资源技能等。

三、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项目

拟设立“数字非遗资源基地”和“老年体育资源基地”“高校体育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各1个项目。每个项目提供20万元的资金、软硬件设备或平台资源。面向有计划开展实践条件和基地的高校,提供软硬件支持,利用各自优势,共同提高产学研协同育人质量。


四、申报条件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项目负责人要求硕士及以上毕业,在本科院校从事教研工作,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且承担该课程至少3年以上;

在所申报项目方面,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和教研资源;

能独立完成项目脚本撰写,且错误率在万分之五以下;

能够独立完成内容的多媒体加工,以图文、音频、视频、题库、课件形式呈现;

能够配合公司完成线上发布和宣传推广等。

注意:撰写方案过程中必须联系企业,充分了解项目资源库建设要求,是否能独立完成等。每位老师限申1项,不鼓励多项申报。

2.师资培训项目

项目负责人要求硕士及以上毕业,在本科院校从事体育教研工作,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协调高校场地、组织会务安排等;

在项目申报区域,拥有与项目方向相关的、丰富的行业资源,便于培训活动组织;

有体育情怀及推广数字体育的愿望,希望借助数字技术,为体育产学研赋能。

注意:撰写方案过程中必须联系企业,充分了解项目资源库建设要求,是否能独立完成等。每位老师限申1项,不鼓励多项申报。

3.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负责人要求拥有博士学位或教授及正高级职称获得者;

拥有丰富教研成果及行业影响力,能够为基地协调本地及全国行业资源;

能够组织项目团队,按照申报书要求,按时完成基地建设任务;

以绩效为导向,配合企业宣传推广及产业转化,探索基地产学研良性运营模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注意:撰写方案过程中必须联系企业,充分了解基地类项目建设要求,能否能独立完成等。每位老师限申1项,不鼓励多项申报。

五、建设要求

1.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项目要求

至少完成1种体育项目多媒体资源库建设,每个项目的任务要求及验收标准:

1)撰写脚本(满分50分):

A. 内容按照图书章节形式呈现,顺序为“章、节、一、1.”(满分10分);

B. 内容逻辑完整且涵盖面广,包括且不限于本项目的“发展历史、价值、分类、技术、战术、营养、康复、规则、赛事、欣赏、科研”等(满分20分);

C. 图文、图表清晰且无版权问题,需要替换的图片可要求公司方进行拍摄(满分10分);

D. 错误率在5%以下,超过的脚本终止多媒体加工,整个项目视为验收不合格(满分10分)。

2)多媒体加工(满分50分):

1)教案库:按节分配,将每节内容做成流式排版的课件,字号为16,行距为2.0(满分10分);

2)语音库:按节分配,将每节内容做成音频,要求语速适中,情感丰富,格式为MP3(满分10分);

3)视频库:按节分配,将没节内容做成教学短视频,视频清晰流畅,配文字说明,格式为M3u8(满分10分);

4)思政库:为每章做一节思政课课件,用流式排版,字号为16,行距为2.0(满分10分);

5)试题库:按提供的Excel模板,为每章拟定试题;数量满足测试效果即可,形式为选择和判断(满分10分)。

2.师资培训类项目

1)至少单独组织或联合组织(合并到其它会议)1期线下培训,参加人数不少于200人(满分50分);

2)至少单独组织或联合组织(合并到其它会议)1期线上培训,参加人数不少于1000人(满分20分);

3)配合企业在电视台、报纸或网媒推广1期;利用自媒体、社群进行推广,受众不少于10000人(30分)。

3.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1)按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要求标准,完成至少2个体育项目多媒体资源库建设(满分50分);

2)按照师资培训类项目要求标准,至少完成1次本省和1次全国数字体育培训、若干次线上培训、报刊网及自媒体宣传推广(满分30分);

3)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基地发展长远规划,探索促进产学研良性发展模式(满分20分)。

六、支持办法

对获批的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师资培训项目和基地建设项目,均采取资金及技术多方位支持。建设周期均从立项日期起为期1年。

1.经费支持:拟资助入选的课程项目,每项5万元;拟资助入选的师资培训项目每项2万元;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每项20万元。

2.技术支持:在项目开展的周期内,保持密切沟通和交流,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协助项目方高效完成项目。

3. 资源支持:利用产业优势,为项目高校教学和成果转化、成果发表提供资源和渠道,增加参与者的获得感。

4. 团队支持:在北京组建“互联网+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团队,支持各项目组,助力完成项目并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

5. 产业支持:利用产业及产品,促进成果转化,产生实际效益并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七、申请办法

申报者应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http://cxhz.hep.com.cn)注册教师用户,填写申报相关信息,并下载《2023年华泰欣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进行填写。

项目申报人须在平台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前将加盖高校校级主管部门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上传至平台。若有任何疑问,请与科研处。

电话:0371-63632877  邮箱:zdtykyc@126.com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智库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征集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有关事宜的通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