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关于2024年度河南省⾼校⼈⽂社会科学研究⼀般项⽬申报⼯作的通知
2023-04-03 14:38   审核人: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院属各部门、各单位:

为深⼊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作的重要论述,根据《河南省⾼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般项⽬管理办法(修订)》(教社语〔2020〕373号),现启动2024年度河南省⾼校⼈⽂社会科学研究⼀般项⽬申报⼯作,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申报⽅向

本次项⽬申报设选题指南,申请⼈可根据选题指南进⾏申报

(⻅附件 ),也可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选课题进⾏申报。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

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和学科建设需要,体现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学术创新价值,深⼊阐释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着⼒推进具有中原特⾊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应⽤研究要围绕中⼼,服务⼤局,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聚焦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理论与实践问题,⼒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申报要求

(⼀)项⽬申报限额

双⼀流⾼校不超过50项,省特⾊⻣⼲⼤学及特⾊⻣⼲学科建设⾼校不超过30项,其它本科⾼校不超过15项,⾼职⾼专学校不超过8项。

(⼆)项⽬类别及资助额度

2024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般项⽬按照资助⽅式分为资助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项⽬研究周期⼀般为 1-2年。资助性计划项⽬的研究经费由省财政专项经费⽀持,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申报单位按照⼀定⽐例匹配经费。指导性计划项⽬的研究经费由申报单位统筹解决。

(三)项⽬申报学科范围

本年度⼈⽂社会科学研究项⽬申报范围包括以下 24 个科:(1)⻢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2)哲学;(3)逻辑学;(4)宗教学;(5)语⾔学;(6)中国⽂学;(7)外国⽂学;(8)艺术学;(9)历史学;(10)考古学;(11)经济学;(12)管理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族学与⽂化学;(17)新闻学与传播学;(18)图书馆、情报与⽂献学;(19)教育学;(20)⼼理学;(21)体育学;(22)统计学;(23)港澳台问题研究;(24)国际问题研究。

三、申报资格

(⼀)申请⼈必须为学校在职教师,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独⽴开展和组织科研⼯作的能⼒和精⼒,有⽐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定数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能作为项⽬的实际主持者承担实质性研究⼯作;应⽤性研究课题的申报,提倡并⿎励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员参加课题研究。

(⼆)申请⼈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以上学位。

(三)每个申请⼈只能申报主持1个研究项⽬,作为主要参与⼈原则上不得超过2个项⽬。

(四)离退休教师、学校在校学⽣可以作为研究⼈员参加课题组,但不得作为主持⼈申报。

(五)课题组成员不得超过6⼈(不包括主持⼈)。

(六)有以下情况之⼀者不得申报本次项⽬:

1、有在研河南省⾼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项⽬未结项者;

2、有在研省级以上(含省级)课题或其中的⼦课题者;

3、已承担省教育厅其他计划内科研课题的主持⼈;

4、所主持的河南省⾼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项⽬近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四、申报流程

此次申报⼯作使⽤“河南省⾼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完成电⼦数据的采集和报送。系统将于2023年4⽉3开通,届时可以通过河南省⾼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 ⽹(http://jyt.henan.gov.cn/sk/)登录进⾏申报,其⼯作流程如下:

申报⼈员请⾃⾏登录系统注册个⼈信息,下载填写《河

南省⾼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申请评审书》,并于4⽉1112:00前在线提交。请务必从申报系统中下载最新版申报书,以免系统不兼容,影响申报。

五、其他要求

(⼀)各⾼等学校科研(社科)管理部⻔负责本单位申报课题的审核、汇总⼯作,不受理个⼈申报。

(⼆)本次项⽬评审采取匿名⽅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 表中不得出现申请者姓名、所在学校等有关信息,否则按作废处理。

(三)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为的,⼀经查实取消 3 年申报资格。

(四)各申报单位负责对申请者的资格和申报的课题进⾏审核,公⽰⽆异议后提交到省教育厅。申报单位要认真审核申请书的内容,特别是严格审核申报资格、选题和论证的科学性及可⾏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和必备条件等,确保申报质量。

 

打印    收藏
上一条: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
下一条:关于组织申报河南省社科联2023年度调研课题的通知
关闭窗口